少阴病,得之二三日,心中烦,不得卧,黄连阿胶汤主之。脉浮紧,但浮而不合麻黄证,身热汗出而不是桂枝证。
亢则害,承乃制,承气所由名也。阳明病,谵语发潮热,脉滑而疾者,小承气汤主之。
少阴病,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手足厥逆,脉微欲绝,身反不恶寒,其人面色赤,或腹痛、或干呕、或咽痛、或利止、脉不出者,通脉四逆汤主之。病由于肾,毒侵水道,故小便不利耳。
然柴胡证或胸中烦而或腹中痛而不满。今不知脉迟为里寒,但知清表之余热。
反无汗,内外皆阖也。然脉浮表热,亦是病发于阳,世所云漏底伤寒也。
脉浮者病在表,可发汗,太阴亦然也。足心必热,响应足下恶风句。